天心寺僧云:“大紅袍茶以嫩葉呈紫紅色而得名,”此說法較為可靠。在明永樂十七年(1419年)間,胡灌奉旨南巡江浙、湖廣諸府時再次入武夷山,夜宿天心禪寺。
在品飲天心寺院茶時寫下《夜宿天心寺》一詩,詩曰:“云浮山際掩禪院,月倘天心透客居,幽境不寒林影下,紅袍味里夜可無。”這是最早出現“紅袍”的茶詩(胡謹,曾送朝廷救封天心庵為“永樂禪寺”詔書)。作者胡謹描述夜宿天心寺品紅袍時的情景,可見當時天心禪寺的寺院茶就已經冠上“紅袍"之名。不過,當時烏龍茶加工技術尚未起源,胡灌所喝的大紅袍應為武夷炒青綠茶,這是大紅袍茶名最早見于有記載的詩詞文字中。
雖然大紅袍在清代時就被發現并進行了采制,而大紅袍真實產地則所傳不一,現在我們所知道的只是天心巖上的6株母樹大紅袍,而真實的大紅袍生長地卻另有傳說。中國近代著名旅行家蔣叔南在他的《游記》中說道:"如大紅袍其最上品也,每年所收·天心寺,不能滿一斤,·天游巖,亦十數兩耳。”意思是說,在武夷山的天心、天游二巖皆有真本大紅袍的存在。此外,在武夷山風景區內的水簾洞(又稱珠簾洞)處也有一株,據清代嘉慶年間記載,珠簾洞大紅袍每年也只能產一市斤零八小兩,按當時每市斤大紅袍值銀圓64塊,相當于大米4000斤。
中國茶學家林馥泉20世紀40年代時曾在武夷山對巖茶進行全面研究調查,并得到“天心寺”僧人信任,有幸在九龍窠的巖腳下看到一棵真本大紅袍茶樹,樹根終年有水依巖壁涓涓而下,樹干滿生苔蘚已經極其衰老。注意,是在九龍窠的巖腳下,而不是現在天心巖的半巖上。根據1921年鉛印本《蔣叔南游記》(第一冊)所收《武夷山游記》一文記載:戊午年三月初三日(1918年),蔣叔南與浙江道人童理貫、趙理苗及蒲城人達獻南、黃仰宗等人,在武夷山天心永樂寺僧知白、清遠的導引下游覽九龍窠時,曾見到九龍窠谷底龍頭巖下的大紅袍茶樹。20世紀60年代.
又有巖茶泰斗姚月明與老茶師陳書省、葉鳴高等人對大紅袍茶樹做更為細致的調查,并認為在天游峰、珠簾洞兩處也曾有真本大紅袍的存在,可惜的是已經絕跡。在上述大紅袍生長地之外,據說還有兩處真本大紅袍生長地,分別是:“火焰峰",(此茶樹已衰敗不堪);“北斗峰",(此茶樹也較衰敗)。
是不是可以這樣認為,歷史上武夷山大紅袍的生長地共有五處,分別在九龍窠、天游巖、水簾洞、火焰峰、北斗峰等山巖中,茶樹均以單株形式生長,共五株。如果是事實,就說明在武夷山的歷史上曾經確實有真本大紅袍的存在。
版權聲明:本文未經授權,禁止轉載。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權益,請聯系刪除。
微信號:13859366756 | QQ號:5131798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