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秋前后,正是武夷巖茶上市的正當季。
不同于其它茶種,以焙法著稱的傳統制作工藝,使若茶與茶客們的見面總是姍姍來遲。從谷雨采摘,到完成最后道焙火,往往需要跨越一整個夏天。炭火與時間,一點一滴地 酸了它那迷人的“巖骨花香" ,也等待的過程充滿了人們對好茶的美好期待與想象。
不可復制的山場,個性鮮明的品種,獨樹一幟的工藝,以及制茶過程中耗費的大量時間與精力,塑造了“巖的" ,也構成了它的價值。
一
很多茶客說,巖茶很“排他” , 其富于變化的香、味、韻,一旦被它迷住,就很難再接受別的茶了,而且還會久飲成習,嘴巴也是越喝越“刁"。
距離武夷山280多公里的福州,茶店遠比米店要多得多。這座位于聞江下游的城市,素來就因茶而與武夷山結下了不解之緣。一個多世紀前,武夷茶沿著聞江順流而下,從福州出海,走向世界。今天,武夷茶的榮光依然在福州得到了延續。每年,大約有占總產量一半以上的正巖茶被福州的茶客們所消費,并且市場熱度還在持續升溫。伴隨著茶價的一路高歌,有意炒作的天價茶頻頻被醒。
盡管如此,巖茶消費市場依然有價又有市,不少茶客愿意花高價買單,越貴越有人喝。在利益的驅使下,打著名巖旗號的茶紛漏,滿大街都是“牛肉"、"馬肉"、"老水仙" 。其中,除了合理的拼配茶外,很大一部分是仿制品,有些甚至都不是武夷山產的。紛紜的市場亂象,令巖茶迷們愛恨交加,卻又欲罷不能。一些追求完美者,干脆直接繞過批發市場,親自走進山場,去做一泡自己心水的茶-從采下第一枚鮮葉,到茶葉下焙,都不折不扣地全程參與。江翔就是這樣一個近乎刁鉆的茶客。
一個飄雨的午后,我們在聞江畔的靜閑居與江翔約茶。熱情的他,一下子曬出了今年所有的“作品",五彩繽紛的泡袋,富有內涵的茶名,在桌上一字排開。"這些茶,都是產自正巖山場,都是純料。"江翔很平淡地說。
聽到這樣的說法,和大多數人一樣,我的第一反應就是深表懷疑:均為正巖尚可理解,純料幾乎不可能,畢竟產量非常有限,且成本高昂。更何況, “愛拼(配)才會贏”還是茶市不成文的“規矩"。
“我們來試一下今年的"緣啟,吧。”他似乎看出了我的疑惑,默默地剪開一只金色泡袋。"這是牛欄坑肉桂,山場在牛欄坑的核心區。“三坑兩洞’是正巖茶的核心區,它就算得上核心中的核心了。
"啊!才第一道茶就這么,生猛" ? ! "我更疑了。
三
茶條緊結卷曲,烏黑帶青褐,油潤有光,勻整猶見精神。細嗅干香,辛香與火香交融,很是純凈。
一泡好茶,除了山場、工藝外,還得益于水的最終成全。唐代張又新說“夫茶烹于所產處,無不佳也,蓋水土之宜。離其處,水功其半,然善烹潔器全其功也。”以武夷山泉泡武夷巖茶,可謂適得其所。不過,要讓茶的個性得到充分地嶄露,沖泡者的手法也很關鍵。長期以來,愛茶者們對茶總是抱著一種類似商量的謙卑態度(如古詩文中常見“試茶”、"問茶"這樣的字眼),通過嘗試,去發掘每道茶中所蘊藏的極致之味。
從溫杯、注水、出湯到分茶,江翔總是不緊不慢,他自有一套標尺來掌握水溫和時間。
"唔…很純正的品種香! ”濕熱的水蒸氣,帶出了濃郁的茶香。這種香氣雖雜糅了桂皮香、熟果香、花香與火香,但每種香型都能被清晰地捕捉到。而且香氣鮮銳卻不張場,沉穩里帶著堅毅。
湯色橙紅別透,艷麗成熟。輕啜一口,細膩豐潤的茶湯里,蘊藉著飽滿的香氣,并在口舌間彌散開來。
四
細細品咂,隱約中還有些許熟悉卻又難以名狀的氣息。似花香,似草香,又似腐葉苔蘚…我努力在腦海中搜尋記憶的片段。
茶過三道,稠滑柔順的茶湯漸漸連接起了記憶中的山場:那是一條隱于山巖司的坑澗,蜿蜒著伸向陰翳的山林。行走其間氤氳著濕潤的水汽,連呼吸都充盈著草木野花的清香。四周閱寂,除了鳥叫蟲鳴,安靜地能聽得到自己的心跳。
生于其間的茶樹,猶如襁褓中的嬰孩,清溪、沃壤、柔風、薄日,一切都是自然最好的安排,都為它們提供了最悉心的照料, "不可思議".。
作為牛欄坑的“主人” ,肉桂總是飽瞧著茶客們的歆羨與渴望,是他們心目中難以撼動的“王者”。
五
迷戀,讓江翔義無反顧地朝牛欄坑飛奔而去。他也開始像茶農一樣,密切關注著季節天氣的變化。
于是,一到茶季,他就條件反射般地忐忑起來。"像今年,臨采前幾天,雨下不停,我都急得寢貪難安。后來,總算放睛,心里的大石頭才落了地。”
從2015年涉足茶業,前前后后不到4年時間。但是,他卻有著一種“釜底抽薪”的決心與勇氣,這是普通茶客或一般茶商所不具備的。在他看來,只有回歸原產地,才能正本清源,才能品味得到武夷巖茶的正味與正韻。
他向茶農收購茶青,表現得很任性,也很“佛系”。收購前,他要先把目標山場仔仔細細地打量過一遍,而對茶青的要求也是近乎嚴苛。他認為,只要茶青品質好,哪怕多花一點錢也是值得的。因此,遇到滿意的茶青,他總是會比高出市場價80-100元的價格來收,茶農們也很愿意把茶青留著賣給他。因此,有人甚至背地叫他“福州第一傻” 。然而,如果過量施肥(化肥),就算便宜賣,他也是堅決不收的,因為,茶青制作好茶的前提也是基礎。
他要做的是"教科書"式的正巖茶, "讓真正喜歡巖茶的人喝到真正的巖茶。
江翔要做"教科書"式的正巖茶
茶青有了,接下來就要看制茶師了。如同烹飪,從食材變成美食,得益于廚師的精湛技藝,做茶亦是最能影顯制茶的匠心巧運。
經朋友介紹,江期結識了天心村制茶世家的吳家三兄弟。江翔坦言,起初,出于對客戶的尊重,吳家兄弟在進行新一道工序前,如果他還沒到現場,就會用袋子將茶密封起來,并打上標記,以此保證百分百的純料。幾年下來,他和三兄弟之間建起了深厚的情誼。“他們亦師亦友,既幫我做茶,又常常教我做茶識茶鑒茶。”江翔的語氣里滿是感激。受江翔的影響,靜閑居的茶友們也紛紛加入了他的做茶隊伍。每到茶季,茶友們就會不約而同地跟著他上茶山,下茶廠,與茶農們同吃同住,在山水草木間,在水篩焙籠間,見證茶從鮮葉慢慢變成香葉的神奇過程,他們也因此真正品嘗到了辛勤勞作帶來的豐收喜悅。而當他聽到有人說“這不是靜閑居的人嗎?他們家的茶很好喝”時,那種從心底溺起的幸福感真得很難用言語來形容。
人逢知己,茶遇知音。幸福,其實很簡單。
版權聲明:本文未經授權,禁止轉載。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權益,請聯系刪除。
微信號:13859366756 | QQ號:5131798 |